“天津、河北兩起滲坑事件,現在還沒有*調查清楚,但其至少涉及兩方面違法行為。”中國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21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這些滲坑是企業非法傾倒廢物產生的,必須嚴厲打擊。
此前多家媒體報道,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南趙扶鎮和天津市靜海區內,均發現有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的工業污水滲坑。
4月19日,環境保護部和河北省政府聯合調查組現場查看了廊坊市大城縣兩處滲坑。據大城縣政府反映,兩處土坑均為多年挖土形成,2013年曾發生廢酸違法傾倒事件,導致坑內存水及土壤受到污染。廢酸傾倒事件發生后,大城縣政府組織相關單位對污染水體進行了治理,但治理工作一直未完成。
有記者現場報道稱,在廊坊市大城縣南趙扶鎮北部,有一個廢水坑面積約相當于21個足球場地。滲坑內的水呈鉻黃色、紅色,并有大量沉積黑色污泥。
19日,環境保護部和天津市政府聯合調查組現場查看了靜海區西翟莊鎮一處滲坑。據天津市2013年摸底排查情況,靜海區有18個類似滲坑,多為廢酸傾倒或偷排所致。靜海區政府自2014年起開展滲坑廢水重點整治工作,已治理完成14個滲坑。
“天津、河北兩起滲坑事件,現在還沒有*調查清楚,但至少涉及兩方面違法行為。一是用滲坑滲井等躲避監管的方式排污,無論滲坑是怎么形成的,都是非法排放污染物。二是非法排放危險廢物。”田為勇表示,這是企業直接排污,通過非法傾倒排放一些廢物產生的。此類違法行為在法律上已經有明確規定,“兩高”司法解釋將它作為入刑的一種,這樣做是要判刑的。說明這種問題已經相當嚴重,必須嚴厲打擊。
對于中國其他地區是否存在此類滲坑,田為勇對記者表示,環保部正在組織土壤調查,結果將來向社會公布。這類環境違法事件有些發生在非常偏僻的地方,呼吁公眾舉報和投訴,使此類違法犯罪行為無處可藏。
責任編輯:于暢
微信公眾號
移動端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