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場雨就可以知道一個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雨季一來,城市看海”,反映的是不少城市脆弱的排水能力,而時下流行的“海綿城市”概念,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對策。
傳統城市的建設模式對于雨水主要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設施來處理,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為主要理念。于是,強降雨一來,雨水落在硬化地面上,只能傾瀉到下水道,不僅超過80%的寶貴水源被“鐵殼城市”浪費,而且一旦降水量超過管道的排水能力,便有了“水漫金山”的尷尬。
“海綿城市”的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顧名思義,它可以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降雨時,雨水能被城市中的“海綿體”吸收、儲存和凈化,改善城市的內澇問題;干旱時則可將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從而緩解水資源緊張局面。在這個過程中,盡量模擬雨水的吸收、存儲、蒸發這個自然循環,即為“低影響開發”。
建設“海綿城市”zui重要的部分就是“海綿體”,也就是完整的城市綠色透水體系的構建。不夸張地說,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備一定的“海綿”功能。一方面,通過微地形調節,讓雨水慢慢匯集到一個地方,例如雨水花園、生態滯留池、滲透池等,德國的許多城市中心都有面積巨大的城市公園。另一方面,可為各種路面、地面鋪裝透水材料,改造屋頂綠化,從源頭將雨水留下來、“滲”下去,涵養地下水。
土壤、植被以及綠地系統的滲透,對水質產生了凈化作用。經過凈化的雨水可被再利用。瑞士的“雨水工程”其實只是在原有的房屋上動了一點兒“小手術”:在墻上打個小洞,用水管將雨水引入室內的儲水池,經過管道直通地下水道,花費雖少,但成效高、實用性強。人們用小水泵將沉淀過濾后的雨水打上來,用以沖馬桶、擦地板、澆花等,雨水工程基本上解決了除飲用水之外的生活用水。
“海綿城市”還意味著排水暢通,排水防澇設施可以與天然水系河道結合,地面排水可與地下雨水管渠相結合,這在韓國有著成功的實踐。首爾的一條河流清溪川曾被覆蓋成為暗渠,后在韓國政府的推動下恢復自然面貌,高架道路被拆除,河床被重新修筑,分清水及污水兩條管道分流。旱季時引漢江水注入清溪川,使其長年不斷流,并保持“血脈暢通”,首爾從此不再“看海”。
在人類發展的進程中,對于文明的理解和定義也在不斷地更新。曾經,鋼筋水泥取代草原濕地代表著一種文明。現在,“海綿城市”則給人類的“現代家園”貼上自然本真的標簽。通過遵循并模仿自然規律,改善城市生態,利用自然資源。這種創新理念,其實非常考驗城市管理者的戰略眼光。
微信公眾號
移動端瀏覽